台北醫學大學最近與健康力合作推出APP,運用大數據分析,幫助民眾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更可在全台200家診所24小時預約掛號,APP亦設有領藥和用藥提示,提醒長期病患者。
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早於2015年就設立大數據研究中心,曾運用大數據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體狀況,從而推算他們未來3至5年患高血糖或高血脂之風險,讓醫師可更精準地用藥和及早治療。
APP亦延續了這項推算功能,針對民眾提供的數據,能運算出患上慢性疾病,如心臟病、腦中風、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的風險,並同時儲存民眾接種、血壓、血糖、睡眠和健檢報告的記錄。
不過與大多數的健康APP一樣,應用程式非常依賴用家提供的資料,雖然前幾年非常流行穿戴式健康手環,供應基礎健康數據,如心跳率和睡眠素質等,但要用上大數據分析,必須依賴用家定時提供資料,並有各種詳細的數據。
以分析患有心臟病風險為例,需要考慮總膽固醇值和高密度脂蛋白固醇值(HDL)。雖然科技部上周宣布將投入160億推動人工智慧(AI)發展,當中包括智慧醫療,但相信亦未能突破數據收集的瓶頸。